根据我省的环境条件,太阳能发电主要以结建筑物的屋顶并网发电为主。
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机组容量小,启停方便,运行灵活可调,因而发展很快,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有力的电源支撑作用。正在上海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为我们和世界提供了一个展示未来人类生活和科学用能最新理念、最新技术、最新方式的平台。
2009年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完成《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相关问题研究》,该课题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汇报会上受到国家能源局吴贵辉总工的好评。经授权后可转载,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2006年国家发改委将区域热电联产列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第二项。2010年初的全国能源会议发布了到2011年拟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中国能源网讯:7月8日,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与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举办的以合理利用能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
同时,这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技术问题的解决,即技术可获得性的解决,无疑将加快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广应用的步伐。分布式能源系统另一优势是建在用户侧,可以离网运行也可以并入电网,避免了电力系统远距离输电的线路损失和极端环境变化的影响。总的来说,三联供确实非常昂贵,但有一些额外的成本,投资者是不需要收回来的。
中国能源网讯 4月12日,中国能源网携手热电专委会、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以建设低碳城市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为主题的2011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顺利召开。投资者只能控制一部分,但是像燃气价格、电价等是投资者控制不了的。要具有成本优势,有很多参在技术方面可以改进,如可以使用效率高的设备,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改造解决一些问题。因此作为投资者,要确保三联供电厂的成本要比投资于传统的发电厂低,可以节约维修成本。
其次是德国,首先,德国区分了三联供的类型,如50MW以下,50-200兆MW,200兆MW以上三种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补贴,三联供的发电无论是企业自己使用还是卖到电网上都可以得到这份补贴。使用能效很高的设备可以提高产能,但最终能源价格又有赖于电价和天然气的价格。
我们有三个行动方案,一是公司必须要认证CCHP的项目,然后要致力于减少他们的能源消耗,要减到一个基线。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是哪个地方的投资者在建立热电冷三联供设施时必须要确保其规划中要有成本优势,因为跟传统的发电厂和锅炉相比,三联供具有节能优势,可以抵消很多维修费用以及投资成本。2004年欧洲只有5%的装机容量是给三联供项目的,现在的比例提高到了百分之十几,所以欧洲的三联供项目利用率是提高的。在意大利,每一个大公司都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提高能效,减少燃料的消耗。
我们有这个证书,即所谓的白色证书,也就是能效证书,同时给这些公司提供一些刺激因素,让他们能够提供投资于三联供的项目,因为三联供项目可以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里我主要讲两个国家的三联供利用方式,可能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有所帮助。在欧洲,每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些自己特殊的规章制度来帮助私企部门发展三联供项目,而每一个国家采用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用补贴,有的国家用减税,有的国家是创造一个类似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体制等来推动三联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提高私企在三联供方面的投资。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愿意投资这个项目。
在上午举行的CCHP政策解读与发展前景预测主题演讲中,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鲁可做了题为热电联供/热电冷三联供:欧洲之路的精彩演讲。清洁发展机制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他们有一定的排放限额,他们要给还没有致力于减排二氧化碳的公司一定的要求,因此他们必须要必须重视节能。
意大利并没有发展什么新的技术,他们只是复制其他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在中国,不能仅靠技术来降低成本、推广应用,适时的补贴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对于冷热电来说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全国范围内三联供厂规模平均是50兆瓦左右,规模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市场就会受到限制。几十年前在欧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政府会为每一个白色证书定一个价,然后让投资三联供项目的公司去买这个证书。也就是说传统的方式的锅炉加上发电,他们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基线的话,就可以拿到这个白色证书,那么白色证书是由意大利的能源交易所所颁发的。以下是发言实录:我今天上午的演讲主要谈一下我们改进中国热电冷三联供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国家尤其是欧洲在提高使用率方面的经验。但是如果大于200兆瓦的话,就不是分布式能源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规模是相当重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介于此现在这个阶段补贴是相当必要的。
那么怎么样去买这个白色证书呢?就是大公司他们有强制性的要求,要减少能量消耗。他们要么就可以自愿的去减少能源消耗,比如说减少能源成本,要么就是去购买白色证书,然后强制性的减少他们的能耗
他们要么就可以自愿的去减少能源消耗,比如说减少能源成本,要么就是去购买白色证书,然后强制性的减少他们的能耗。使用能效很高的设备可以提高产能,但最终能源价格又有赖于电价和天然气的价格。
中国能源网讯 4月12日,中国能源网携手热电专委会、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以建设低碳城市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为主题的2011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顺利召开。投资者只能控制一部分,但是像燃气价格、电价等是投资者控制不了的。
几十年前在欧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清洁发展机制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他们有一定的排放限额,他们要给还没有致力于减排二氧化碳的公司一定的要求,因此他们必须要必须重视节能。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愿意投资这个项目。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系,而且现在也有一些其他的国家,类似于法国、荷兰他等也在用这个项目和体系。
另外,对于冷热电来说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全国范围内三联供厂规模平均是50兆瓦左右,规模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市场就会受到限制。2004年欧洲只有5%的装机容量是给三联供项目的,现在的比例提高到了百分之十几,所以欧洲的三联供项目利用率是提高的。
要具有成本优势,有很多参在技术方面可以改进,如可以使用效率高的设备,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改造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在热电三联供投资方面,投资者自己的权限其实是比较有限。
我们有这个证书,即所谓的白色证书,也就是能效证书,同时给这些公司提供一些刺激因素,让他们能够提供投资于三联供的项目,因为三联供项目可以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说传统的方式的锅炉加上发电,他们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基线的话,就可以拿到这个白色证书,那么白色证书是由意大利的能源交易所所颁发的。
在意大利,每一个大公司都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提高能效,减少燃料的消耗。这里我主要讲两个国家的三联供利用方式,可能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有所帮助。总的来说,三联供确实非常昂贵,但有一些额外的成本,投资者是不需要收回来的。那么怎么样去买这个白色证书呢?就是大公司他们有强制性的要求,要减少能量消耗。
以下是发言实录:我今天上午的演讲主要谈一下我们改进中国热电冷三联供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国家尤其是欧洲在提高使用率方面的经验。政府会为每一个白色证书定一个价,然后让投资三联供项目的公司去买这个证书。
意大利并没有发展什么新的技术,他们只是复制其他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在中国,不能仅靠技术来降低成本、推广应用,适时的补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德国,首先,德国区分了三联供的类型,如50MW以下,50-200兆MW,200兆MW以上三种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补贴,三联供的发电无论是企业自己使用还是卖到电网上都可以得到这份补贴。我们有三个行动方案,一是公司必须要认证CCHP的项目,然后要致力于减少他们的能源消耗,要减到一个基线。
评论留言